新冠疫苗還有第四針?

近期為何多地出現本土聚集性疫情?

無癥狀感染者增多,公共場合如何保護自己?

這些你想知道的核心關切

都在這里!

近期為何多地出現本土聚集性疫情?

受全球尤其亞洲疫情高發的影響

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染性強的影響

受近期疫情的多數無癥狀或輕微癥狀造成發現難的影響

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患者有什么癥狀?

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以無癥狀及輕癥為主,輕癥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也可無明顯臨床癥狀。

無癥狀感染者增多,公共場合如何保護自己?

除了做好保持社交距離等常規的防控措施外;還要特別注意,發生疫情地區的公眾,近期要盡量減少外出,不要聚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電梯時,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及時進行手部消毒。

辦公場所要注意開窗通風,養成及時、定時、經常開窗通風的好習慣。

新冠疫苗還有第四針?

目前我國北京科興、北京生物公司等疫苗公司并未透露相關消息,國家衛健委對此也沒有做出明確說明。

在當前情況下,接種新冠疫苗和做好個人防護還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措施。沒有接種疫苗的要盡快接種疫苗,沒有全程接種疫苗的要盡快補種。另外接種了疫苗之后,按照規定,如果符合加強接種的人群,到了規定的間隔時間(已完成基礎免疫滿6個月),要盡快開展加強接種(第三針劑)。為了自身健康,一定要盡早、主動接種疫苗。

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途徑與確診一樣嗎?

無癥狀感染者傳播途徑與確診病例是一樣的。具體包括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即感染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氣溶膠傳播:即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即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種加強針?

有必要。根據對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結果,現階段我國針對使用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完成基礎免疫后6個月的18歲以上人群,推薦接種1劑加強免疫,并已在全國開始實施。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60歲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礎免疫后產生的抗體水平和保護效果比18至59歲人群相對較低,而一旦感染,發生重癥、危重癥的比例也較高。

所以建議老年人不僅要盡快完成全程基礎免疫接種,對于使用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完成基礎免疫接種6個月后的,進行加強免疫接種,以期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已經有研究顯示,老年人接種加強免疫針后,對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導致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可降低90%以上。

到底什么是時空伴隨者?

時空伴隨者是指您本人的電話號碼與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800米乘800米的距離范圍內)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則會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號碼,可能會被賦“黃碼”。

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您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

當您被判定為時空伴隨者也不要慌張,做好防護,配合當地防疫部門即可。

怎么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做抗原檢測?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是通過抗原和抗體結合反應在試紙條上檢測,方便快捷。一般15-20分鐘即可出結果。但抗原抗體反應會有一些干擾存在而出現假陽性,方法學上的特異性達不到100%。

所以,抗原檢測的結果不可替代核酸檢測結果??乖瓩z測應該用在高風險、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人群檢測。一般人群不要隨意做抗原檢測

來源:長江云 編輯:董盈

關鍵詞: 免疫接種 傳播途徑 公共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