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爆發的大基建,分析師點出這些高景氣方向

4月7日,大基建產業鏈逆勢領漲,國統股份、北新路橋、新疆交建悉數封板;產業鏈上,水泥、混凝土板塊等集體跟漲。

消息面上,4月6日的國常會上指出,要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券商集體看好基建成為穩增長抓手,將繼續超預期加速

東方證券指出,疫情影響下,需求恢復節奏被打斷,預示著穩增長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而且當前被打斷的需求有可能在后續重新反彈。隨著疫情帶來的下行壓力加劇,預計政府會進一步放松政策和加強刺激,地產基建產業鏈或將首先體現。

東吳證券表示,清明節期間福州、衢州放松限購限售,或代表地產放松界限的突破和政府對于穩增長、防風險的捍衛,后續政策穩增長力度進一步加強。穩增長有望持續加碼,中期基建鏈條景氣繼續上行。

國泰君安則是復盤后點出,建筑歷史五次行情均因經濟下行財政貨幣發力致,基建作為穩增長抓手歷史行情反彈明顯。

同時,國泰君安還表示,隨著氣候轉暖,建筑業施工進度有所加快,下階段基建投資將繼續超預期加速。

基建有哪些高景氣的方向?

關于基建景氣度的方向選擇上,各家券商觀點不同。

東方證券認為,過往幾年依靠高杠桿參與地產集采獲取高成長性的模式在當前可能不適用,應進一步關注原材料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

其認表示,當前應更加重視相對應現金流較好,經銷渠道和C 端用戶占比較高的細分品種或龍頭個股,如PP 管材原材料來自PPR,2021 年以來價格相對其他大宗品波動較小,企業原材料風險相對小于玻璃和防水。

光大證券則是以地區來劃分。

光大證券表示,從專項債投向來看,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西部地區明顯向基建傾斜,投向基建比重超過70%,而中部地區尚未發力,投向基建比重在55%左右。

其指出,從基建投向來看,今年一季度各地對于交通運輸的投入普遍減少,東西部地區加大農林水利等城市更新相關投入,中部地區以市政產業園區、棚改為主導。

國泰君安則是認為龍頭具備配置價值。

其表示,受大盤拖累,目前基建龍頭估值已在近十年低位,且基金配置建筑0.5%(標配1.8%)倒數第四。隨著旺季基建投資將繼續加速跳升,龍頭公司競爭優勢強市場份額提升業績將超預期。

東吳證券則指出三個方向圍繞建筑板塊的投資機會:

(1)穩增長繼續發力下基建市政鏈條景氣和估值提升:看好估值仍處歷史低位、業績穩健的基建龍頭企業估值持續修復機會;

(2)在雙碳戰略、綠色節能建筑等政策推進下,裝配式建筑、節能降碳以及新能源相關的基建細分領域景氣度較高,有相關轉型布局的企業有望受益;

(3)2022 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預計國企改革在穩步推進的同時,此前在企業治理結構、強化激勵、混改以及提高效率激發活力等方面的改革紅利有望進入釋放期,建議關注有降本增效下業績改善、新業務轉型布局以及資產重組等方向。

關鍵詞: 國泰君安 東方證券 中部地區